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杨亿七律诗风的转变及其诗学意义
引用本文:张立荣.杨亿七律诗风的转变及其诗学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2(8):88-92.
作者姓名:张立荣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北宋七言律诗发展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121);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21);江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35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杨亿的诗学传承非常复杂,在受家学渊源及当时诗坛影响的同时,对李商隐的偶然发现,促成了其诗风的转变.其七律诗风从《武夷新集》到《西昆酬唱集》变化非常明显.《武夷新集》中的七律题材比较集中,基本以寄赠交游为主,是当时白体七律的主要题材,创作技巧以写实叙述手法为主,语言上融合了晚唐体的精心雕琢,总体诗风体现出白体与晚唐体相结合的面貌,后期开始使用典故,逐渐出现西昆体迹象.《西昆酬唱集》中其七律较之《武夷新集》的变化体现在题材、风格、创作技巧等各个方面.这些变化与杨亿对李商隐的体认与模仿分不开,其对宋诗学的影响亦不可估量,从很多方面兆示了宋诗的特征.从杨亿七律诗风的转变中,人们可以看出北宋诗风在学唐交唐过程中的艰难探索,杨亿应是促成北宋诗风新变的第一人,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考量.

关 键 词:杨亿  七律  诗风转变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