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奥伏赫变”现象——钱钟书对黑格尔的批评
作者姓名:徐达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教授
摘    要:钱钟书《管锥编》称引黑格尔鄙薄我国语言文字之浅陋,单字单义,不宜思辩,而夸耀德语字义丰富,冥契道妙.尝举“奥伏赫变”为例,以明其褒贬之有当.盖“奥代赫变”(Aufheben)一词,既有“灭绝”之意,又蕴“保存”之义,即融相反二义于一字之中.进而尝论,不仅一字虚含二义,且蕴相反二义之一字置于语句之中又能二义并存.黑格尔断言此种语言文字功能为汉语之所不具.钱钟书不无感叹地说:“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逐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诚然,天下之大,国多语众,岂能要求黑格尔对世上语种样样精通;以博学多能之哲学宗师、美学巨匠而褒己所长、贬人所短,以维护自己尊严,纵然可笑,然亦此辈人物自掩其疵之惯常手法;然而,东西方语言文字有其自然相通之理,黑格尔曲意全己、贬损汉语,当为天下学者所叹惜!为指出黑格尔之谬误,钱钟书运用我国典籍并传统训诂学理论,条分缕析予以说明,以正视听.本文间杂笔者某些个人见解,就教方家.兹分述如后:(一)造字之初,抑或一字一义,指名坐实,别无旁义;然社会发展,名物俱增;思维进化,一字逐生多义.字少象多,原有文字必不敷应用.《周易·正义》卷一释“象”,称有“实象”、“假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