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生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基于暴力三角理论的分析
引用本文:张凡丽.中学生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基于暴力三角理论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74-88.
作者姓名:张凡丽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    要:校园性别欺凌事件频发引起舆论关注,深入探究其发生机制并寻求防治策略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对基于天津市S中学18位学生的深度访谈数据,借助暴力三角理论,从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偶发暴力三个维度分析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校园性别欺凌根源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这一文化暴力;学校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学生处于结构暴力场景中,给性别欺凌的发生提供了环境支持;青少年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和缺乏同理心等偶发暴力,使其难以理解和接纳多样态的性别,进而导致性别欺凌行为。因此,建议通过制定具有性别视角的反欺凌法律和政策,开展全面性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平等的价值观,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性别欺凌行为处置程序来防治校园性别欺凌。

关 键 词:校园性别欺凌  暴力三角  社会性别  性别刻板印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