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省的户口捐
引用本文:黄壮钊.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省的户口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7):62-67.
作者姓名:黄壮钊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以来河东盐池周边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1368—1937)”(19CZS070);
摘    要: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的地方伪政府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治安开支,一般采取征收摊款的方式来筹措经费。由于摊款存在诸多弊端,伪山西省公署先是出台规范摊款的政策,后又从1943年开始禁止各项摊款,改以户口捐的名目来征收。相比摊款,户口捐的制度设计更加规范与细致。然而,由于许多人并不如实申报自己的资产与收入,户口捐的征收并不顺利。为有利于户口捐的征收,户口捐从申报制转向承包制,让村来包办,以便解决申报不实的问题。户口捐之难以落实,反映了日伪政权不得人心。

关 键 词:日伪  山西  摊款  户口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