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思赵树理文学中的“国民性”问题
引用本文:刘旭.重思赵树理文学中的“国民性”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姓名:刘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241
摘    要:赵树理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的农民形象中包含的对国民性改造的绝望,来自于对大环境的静止化理解;而赵树理切实地生活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所以塑造了完全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式现代主体性的农民形象.从中国小农社会产生阶级及公共意识的可能、赵树理笔下的新式娜拉和阿Q形象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东方小农伦理对赵树理文学的关键影响,可以窥见赵树理文学独特性产生的原因;也是从这些方面出发加以分析,赵氏打破了鲁迅的“国民性”魔咒,例示了新的底层文学的叙事模式.

关 键 词:赵树理  国民性  鲁迅  叙事模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