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
引用本文:马进,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7).
作者姓名:马进  武晓红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展研究" 
摘    要:中西对同情认识的差异表明同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是解读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特征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文化符号.本文把西北少数民族的这个交往特征的文化符号概括为同情的心态,认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指欢乐和痛苦之情凝合而成的心理反应机制,表现为与他人共享欢乐、与他人共担痛苦的同情的反应、同情的态度.欢乐和痛苦之情的同情心态在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关系中具体表现为四种心态,即:好客的心态,注意对方反应和评价的心态,群己互利的心态,"不忍之心"的心态.这种同情心态的本源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中善的积淀和流变.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日常交往  同情心态  态度反应

Sympathiz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of Nor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