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词尾到助词 ——论助词"地"形成的语用动因
引用本文:石锓,刘念.从词尾到助词 ——论助词"地"形成的语用动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95-104.
作者姓名:石锓  刘念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类型学视角下的明清汉语语法研究”(15ZB098);
摘    要:助词"地"是由词尾"地"演变而来的。助词"地"的演变过程是一种逆语法化过程,是语法化单向性的一个反例。这一过程历经类推、功能扩展、重新分析、功能再扩展等多个阶段。唐宋出现了一些新的描状结构,词尾"然"因用法限制,不能接在这些描状结构之后做词尾;因为类推机制起作用,词尾"地"取代了词尾"然"。宋代,词尾"地"因用法扩大,变得越来越不典型,在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演变为助词。明清,随着描状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发展,在"体词性结构+地"构式中,助词"地"的意义也开始分化,由表状态发展到表方式、表数量、表时间和表列举等。无论是词尾"地",还是助词"地",其出现与发展演变的动因都是为了适应汉语状态表达法的需要。

关 键 词:词尾  助词  "地"  描状结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