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兴”在魏晋审美实践中的语义转换
引用本文:江云岷,韩国良.论“兴”在魏晋审美实践中的语义转换[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80-84.
作者姓名:江云岷  韩国良
作者单位:1. 云南民族大学,昆明,650031
2. 南阳师范学院,南阳,473061
摘    要:在中国审美批评史上,人们对"兴"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往往都把"兴"看作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兴"在魏晋及魏晋之前的涵义是不同的,在魏晋之前取的是"托起"之义,在魏晋之后则多取"情兴"之义.所谓"托起",也即"托事于物",以外物托起人事;所谓"情兴",即兴致、兴会,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忽有感发、突与心会、兴高采烈、不可遏制的淋漓情致."兴"在魏晋审美实践中的语义转换,与魏晋玄学对心性至善以及道德直觉功能的宣扬无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关 键 词:  情兴  魏晋玄学  审美实践

On the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of Xing in the Aesthetic Practice in the Weijin Period
JIANG Yun min and HAN Guo liang.On the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of Xing in the Aesthetic Practice in the Weijin Period[J].Journal of Yunnan Yniversity,2010,9(4):80-84.
Authors:JIANG Yun min and HAN Guo l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