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
引用本文: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76-80.
作者姓名:刘晓春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金
摘    要: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性  公共性
文章编号:1673-8179(2008)03-0076-05
修稿时间:2008年3月21日

On Locality and Public Ownership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U Xiao-chun.On Locality and Public Ownership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30(3):76-80.
Authors:LIU Xiao-ch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