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始佛教对身心保健与疾患防护的看法——以《阿含经》与《佛说佛医经》为主
引用本文:释昭慧.原始佛教对身心保健与疾患防护的看法——以《阿含经》与《佛说佛医经》为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5).
作者姓名:释昭慧
作者单位:玄奘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中国台湾 
摘    要: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在本文中.依<阿含经>"苦、集、灭、道"的四谛总纲,将病苦归诸四谛中的苦谛(八苦之一),依此一生命哲学的架构,来论述佛教对疾病预防、医药保健的看法,亦即善知疾病之苦(现状)、苦集(原因)、苦灭(目标)与苦灭道(方法).生命是物质和精神的统合,也是身与心的统合.疾病即是"四大不调",须要对症下药,调和四大以治身.而"四大不调"虽是生理现象,但是生理现象的形成,依然是因缘生法,有着身心交感、环境影响、业力牵引等等复杂因缘.环境牵涉到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大都无法操之在己.但身心交感、业力牵引,就与个人的作为有密切关系.情绪因烦恼而起伏,身体因嗜欲而伤损.病从身出,身依业起,业由惑生,惑唯心造,因此,心为病本.治本就要治心.依三增上学、八正道以治心,这正是佛教医学的精华所在.

关 键 词:四谛  五明  毒蕴  五取蕴  四大  大医王  三增上学  八正道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