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
引用本文: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1):115-124.
作者姓名:孙红举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市400715;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重庆荣昌客家方言文化的调查、保存和传承研究”(2013YBWX084),项目负责人:孙红举;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重庆荣昌县客家方言岛研究”(SWU1309396),项目负责人:孙红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合音现象研究”(11YJC740091),项目负责人:孙红举.
摘    要:合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的音变现象。汉语的合音现象比较普遍,合音研究对考察汉语历史音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打通语言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的研究,考察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互动共变关系,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价值。未来的研究从内容上要深化对合音现象的解释,从方法上要加强多种研究范式的综合运用。儿化韵、子变韵、D变韵、小称音变等都是合音,合音的多样类型有待深层生成机制的统一解释。合音与词汇、语法关系密切,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语言的结构。合音词及合音成分的界定应遵循语义关联、时间先后、语音照应、语料佐证等原则。合音的形成受"一音一义"律的推动,并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汉语音变现象多数体现了语音形式与语义之间的互动共变。

关 键 词:合音  音变  生成机制  界定原则  一音一义  语音层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