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昆山腔
引用本文:顾聆森.论昆山腔[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70-73.
作者姓名:顾聆森
作者单位:苏州戏曲艺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5
摘    要:昆山腔是宋元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早在元末,昆山千灯(墩)的声腔家顾坚把流行于昆山各地的民歌、小调、山歌汇收起来进行加工,使它们更加适应于歌唱南戏,终于在明初取得了"昆山腔"的"冠名"权.昆山腔的演唱分二种,一种是散曲形式,如唐寅、祝允明等均是著名的散曲家,他们创作的部分散曲就用昆山腔演唱过;另一种成为了南戏声腔,吴中著名的南戏作家如陆天池、郑若庸等,他们的作品多曾用昆山腔演唱过.据考用昆山腔演唱过的南戏作品在魏良辅创研的昆曲问世之前,已多迭30种.

关 键 词:昆山腔  顾坚  剧曲  旧传奇  昆曲  魏良辅  作品  天池  作家  吴中  散曲家  创作  祝允明  唐寅  曲形  冠名  明初  南戏  歌唱  适应  加工  山歌  民歌  顾坚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