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践的偏移与理性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儿童权利观的实践反思——基于一项儿童暑期托管服务的分析
引用本文:程玲,肖桂春.实践的偏移与理性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儿童权利观的实践反思——基于一项儿童暑期托管服务的分析[J].社会工作,2024(1):62-79+161-162.
作者姓名:程玲  肖桂春
作者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YJA84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儿童权利观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前提和中心。然而,儿童权利观偏移现象在社会工作服务中时有发生。本文借助儿童权利观这一视角,参与观察一项儿童暑期托管服务,并深度访谈相关儿童社会工作者,发现儿童权利观偏移表现为机构社会工作者采取“懂事”与“不懂事”的话语论述评价儿童,服务流程中儿童参与有限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主义行动倾向。究其原因,社会工作者的多元儿童观的交互影响以及“权威—服从”式教育惯习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塑造。这最终导致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丧失“社会性”,效果适得其反。为此,建构社会工作服务儿童权利理性的策略是健全儿童权利观培训,强化督导监督职责,拓展儿童参与空间以及开展社会倡导。

关 键 词:儿童权利观  社会工作服务  实践反思  理性建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