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
引用本文:向世陵.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10.
作者姓名:向世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宋代经学与哲学研究(07JJD720042)
摘    要:朱熹采用"心统性情"的构架而将本体与发用放在一心的发用流行之中,心、善、仁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保证其一致,而可能是多样化的。朱熹不赞同一般地说心无不仁,(他主张)要保证心之本体的发用端正不偏,"诚意"的涵养功夫必不可少。持续的致知和操存功夫,是觉察本体于一念之微并发扬光大的必要条件。朱熹心论的目的,在引出主体自身的存养状态并保持仁德的不失,以便从实践中解决心与仁的一致性问题。反求本心也就成为了朱熹心论最后的诉求。

关 键 词:  本体  诚意  本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