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引用本文:张桃洲.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10(1).
作者姓名:张桃洲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摘    要:1940年代,置身于历史和文化夹缝中的沦陷区诗人们,似乎找到了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契合之处:吴兴华的"古题新咏"与格律探索,朱英诞、南星、沈宝基等的"晚唐诗风"与象征诗学,路易士的"纯诗"探索,通过孜孜不倦的探求,他们试图在古典与现代的融汇、调协中为新诗开创一条新路.他们的理想和实践--以古典的严整诗形,表达现代人繁复错杂的情绪体验,并为新诗寻索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范式"--构成了1940年代历史烟尘中一道别致而又悲凉的风景.他们的诗学探索与同时期冯至、穆旦等趋于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遥相呼应,将新诗逐渐导入宏深而开阔的境地.

关 键 词:古典  现代  沦陷区诗人  格律  象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