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地区畲族和汉族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引用本文:王国荣,杨俊华,张智海,刘忠厚,郑逊,朱嘉华,郑丽娟,吴霞,石旺清,黄丽珊,李燕,余雪梅.福建地区畲族和汉族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姓名:王国荣  杨俊华  张智海  刘忠厚  郑逊  朱嘉华  郑丽娟  吴霞  石旺清  黄丽珊  李燕  余雪梅
作者单位:王国荣,杨俊华,郑逊,朱嘉华,郑丽娟,吴霞,石旺清,黄丽珊,李燕,余雪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351100);张智海(北京航空总医院脊柱外科);刘忠厚(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基金项目:民政部十一五期间老年学研究骨质疏松硬目
摘    要:目的 对福建地区畲族、汉族健康人群2424例骨密度测定,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为本地区骨质疏松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挠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获得骨密度均值、T评分值及Z值.按汉族、畲族、性别、每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汉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均在30~39岁之间;畲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都在40~49岁之间.与国内同类型仪器检测报道不同.女性的骨密度在19岁之前均高于男性,女性在50岁以后不管是汉族还是畲族都迅速下降,到80岁以后缓慢下降.畲族的男性骨密度在50岁达到高峰,到70岁以后才逐渐下降,与汉族的骨密度峰值在40岁之前不同.总体汉族男女性骨密度均高于畲族,尤其在19岁之前的汉族女性骨密度明显高于畲族女性,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骨密度汉族与畲族的峰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可能与生活习惯、种族、生活条件不同有关,但骨密度峰值高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低,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关 键 词:畲族  汉族  骨密度测定  峰值骨量DXA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She and Han nationalities in Fujian region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