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的历史源流及作用
引用本文:萧世民,萧红艳."、"的历史源流及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姓名:萧世民  萧红艳
作者单位:萧世民,XIAO Shi-min(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萧红艳,XIAO Hong-yan(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北京,100029)
摘    要:"、"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关 键 词:点号  句读符号  篇章号  着重号  灭除号  校对符号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