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在考察贯穿中国历史的人名现象时,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喜欢以马字偏旁字命名,而翻开辞典,我们又会惊讶于马字偏旁字之多。仅据《辞海》统计,马旁字多达百字以上(转义字,如“骂”未算在内),其中有不少曾做人名。这一现象有力地反映了我国远古畜牧经济曾经十分发达,而且对马这种多功能牲畜已有相当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当时不仅按毛色将马分为各种类型,如青白色的马叫聪(cōng) (今人叫菊花青马),青黑色有如棋盘格子的马叫骐(qí),纯黑色的马叫骊(lì),浅黑色带白杂毛的马叫骃(yīn),全身淡黄栗色而鬃尾等长毛近于白色的马叫骠(biāo),(今人叫银鬃或银河马),前足全白的马叫蹊(xī),后左足全白的马叫馵(zhù)……;而且还将两岁以下的小马叫驹(jū),三岁或四岁的马叫駣(táo);良马叫骅、骝、骏、騄(lù)、骁(xiāo)、騊(马余)(táo yú);;千里马叫骅骝、駃騠、騹骥、骕驦等,副马叫驸,能力低下的马叫驽(nú)、骀(tái)。马旁字还表示了马的外貌、动作,如马强壮貌叫骙骙(kuí)、马凶悍貌叫駻(hàn),马首昂起为骧(xiāng),车马疾行叫驰(chí),车马停止叫驻(zhù)。同时,不少马旁字还概括反映了马的功能,如骈(pián)是二马并驾一车,骖(cān)是三马驾一车,驷(sì)是四马驾一车。在古代,驾车的马越多,主人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