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派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SHZQ为例
引用本文:于美玲,张天喜.“海派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SHZQ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3(3):144-146.
作者姓名:于美玲  张天喜
作者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摘    要:上海城市文化最初是中国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从上海培育、发展起来,并且主要与上海开埠有关,渐渐地作为一种现代中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蔓延传承。海派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并且是处于流变之中的文化,具有较强较广的历史包容性。它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嫁接,是指一种产生于近代以后的上海城市之中,最为典型反映上海这一独特的工商业大都市文化风格的特点和个性的城市文化,在形式上既表现为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文化,如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也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和制度文化,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的内在容量及其发展变动的历程体现了时代变化、社会生活与制度的变迁,呈现出地域人群的人文传统、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等,对该地域大学生思想念、社会行为、品格塑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海派文化”  思政课教学  路径探索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