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证成与机制建构
引用本文:李店标,岳瑞琳.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证成与机制建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1):95-101.
作者姓名:李店标  岳瑞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领导立法的历史经验研究”(22BFX010);
摘    要:区域协同立法是指跨行政区域多个立法主体,为解决公共治理领域的共同问题,按照各自的立法权限和程序进行分别立法、相互对接的地方立法模式,其具有地方立法、跨区域立法和合作型立法的特征。区域协同立法的政治价值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经济价值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社会价值是提高区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法治价值是回应区域法治发展需求。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基础是整体性法治、居间性资源整合和区域性利益均衡。区域协同立法仍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明确,同时需要建立健全沟通协作、立法参与、交叉备案、联合评估和统一指导等机制。

关 键 词:区域协同立法  新型立法模式  区域发展一体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