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
引用本文:夏国康 ,田永红.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作者姓名:夏国康  田永红
摘    要: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出时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在湘、鄂、川、黔边区,都有这种戏,贵州、四川称之为傩堂戏或傩坛戏;湖北、湖南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虽然叫法不同、表演上有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点是粗犷、古朴、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鄂川黔流传的土家族傩堂戏,是在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祖活动、原始歌舞的基础上产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响;后期在元、明、清小戏发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戏剧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