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治理”在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样态及其特征——基于双轨、实体以及帝国三种研究模式的分析
引用本文:王处辉,吕福龙.“治理”在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样态及其特征——基于双轨、实体以及帝国三种研究模式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作者姓名:王处辉  吕福龙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摘    要:以往学界通常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为统治。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具有特殊性与多元性,满足现代社会学及政治学意义上"治理"出现的条件。双轨模式显示县下辖区的治理样态为士绅主导的基层地方自治,存在官方、士绅不同的治理主体,且有着一定的协作机制。实体模式显示在偏远的乡村社区,其治理样态为无须官方过多涉入,民间即能够在宗族与地方精英的领导下,自发地完成治理。帝国模式显示官僚与君主是一种支配与反支配关系。此种关系赋予了官僚制独特的治理属性以及治理能力,其"治理"样态为官方主导的正式行政与非体制内地方精英主导的非正式行政的共生并存。该研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传统社会治理方式与现代治理方式的同质性与差异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