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演变机制
引用本文:李建校.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演变机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7-65.
作者姓名:李建校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西方言语音解释地图”(19BYY051);
摘    要: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方言与古全浊声母平声白读不送气方言在地理上高度吻合,与周边平分阴阳方言在调型调值对应整齐。可见方言语音特征的空间差异与演变的时间序列有相当整齐的对应和深刻关系。随着中古全浊声母的清化,并州片平声字原清浊声母间的对立,变成了全浊声母今白读不送气清音与送气清音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平声未分阴阳时原有的对立关系,加之浊平调的浊音性,清平调的清音性,以及浊平与清平各自的显赫特征,使并州片在中古浊音清化后,延续了浊平调或清平调的调值,造成今方言一个平声的结果。在清浊声母对立时代,清声母和浊声母分别影响平声调而产生不同的羡余调值,这样的羡余调值又会在当时的字组中产生变调。由于变调与单字调相对独立,这种变调一旦产生,就可能随着某些词汇一直沿用到现在,导致并州片单字调不分阴阳,但在连调等形式存在零散的、不系统的分阴阳现象。

关 键 词:并州片  平声不分阴阳  羡余调值  清平调  浊平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