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汉后期主流话语中“文”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以《盐铁论》为中心
引用本文:李春青.西汉后期主流话语中“文”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以《盐铁论》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2,32(4):84-91.
作者姓名:李春青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与之相近的是“文”.“文”在中国古代主流话语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含义极为丰富,不仅包含着诗词歌赋之类属于现代“文学”范畴的文类形式,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与文化符号体系,而且还是古代知识阶层价值取向、精神旨趣、审美趣味的话语表征.“文”的历史源远流长,原本为西周贵族阶层所建构并极力推崇,但是在春秋战国乃至西汉前期,“文”一直受到来自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以及执政者的轻视、遮蔽与质疑.到了西汉后期,在主流话语中这一概念才渐渐获得正当性乃至神圣性.

关 键 词:  西汉  儒学  《盐铁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