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解释权到解释方法:行政协议解释规则构建
引用本文:刘春,周佑勇.从解释权到解释方法:行政协议解释规则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23(5):85-95.
作者姓名:刘春  周佑勇
作者单位:1.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行政自我纠正理论与实施机制研究”(22FXC0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行政协议无效判断标准及其诉讼规则研究”(2020SJA0050);
摘    要:行政协议解释是行政协议理论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立法和司法解释皆无规定,给实践带来困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76号指导性案例,意图从解释权路径来化解行政协议解释纠纷,但支撑该解释权路径的行政优益权论、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论以及第三方中立判断的可能性,均存在理论和规范上的缺陷。从实质论讲,行政协议解释应建立在“协议性”基础上,这与民事合同解释高度契合。“目的解释”为行政协议援引民事合同解释规则提供了可能,《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第27条第2款则奠定了规范基础。就具体解释规则而言,应在《民法典》第142条第1款基础上,结合行政协议的“行政性”,从文义解释出发,以目的解释为导向,结合体系解释的系统整合性,对行政协议解释规则进行教义学构造。至于行政协议解释纠纷解决的程序机制,《行政诉讼法》第2条、《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第24条已经提供了规范指引。

关 键 词:行政协议  第76号指导性案例  合同解释  行政协议解释权  目的解释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