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世纪来华德意志人的孔子形象建构
引用本文:胡凯,刘丰毓.19世纪来华德意志人的孔子形象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23-131.
作者姓名:胡凯  刘丰毓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19世纪来华德意志人中国叙事文献的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方对孔子的认知和形象建构是近代中西/中德文化互动感知的重点之一。除了西方学者基于研析儒学典籍对孔子形象的学术性建构,19世纪接踵来华的德意志人以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书写,为德意志公众拓宽了认知孔子、儒学和中国的新视野。受书写者多重身份和利益向度的影响,他们在认同孔子“伟人形象”的同时,也从总体上将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社会性建构不仅反映了来华德意志人在华殖民主义、文明布道的行动目的,而且也是19世纪中西/中德权力关系的写照。

关 键 词:来华德意志人  孔子形象  社会性建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