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魏晋六朝文集编纂的功能性
引用本文:吴沂澐.论魏晋六朝文集编纂的功能性[J].暨南学报,2023(6):1-12.
作者姓名:吴沂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魏晋六朝时期,史官与文人身份的重叠,引发了文集编纂的变化。文集编纂的体例由“集览”衍生出了“故事”的形式,体现了编者对于文集实用功能的重视。文学评论中的人物品鉴模式也有所发展,评论对象从“时人”变为“前人”;具有权威性的“史臣言”逐渐被移植为“编者的声音”,以此建立价值指引,形塑共同的文学观念。文集编纂受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法的影响,使文集超越了“存录”性质,在勾勒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将文学的源头归于“经典”,最终构建了文集的“秩序”。文集体例、文学评论、文学发展三个维度共同指向了魏晋六朝文集编纂的功能性。

关 键 词:文集编纂  文集体例  文集秩序  文学评论  经典溯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