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创作述评 ——以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为例
引用本文:崔健.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创作述评 ——以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6(2):120-121.
作者姓名:崔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发掘、保护与研制工作.内蒙古、吉林延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演出团体及院校均开展了少数民族器乐教学工作.针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音乐作品创作自此开始.按照不同时期与不同乐器的发展状况,依据乐器发展程度来看,中国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作品创作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恢复期、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立足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此为创作源泉.不断探索创作更加成熟并具有一定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演奏作品.最终形成符合乐器演奏性能的少数民族器乐演奏风格.这是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典型特点.本文以蒙古族传统弹拨乐器火不思音乐创作发展为例进行研讨述评.

关 键 词:少数民族器乐  音乐创作  火不思  演奏作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