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用本文:杨建坡.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江海学刊,2020(5):61-66.
作者姓名:杨建坡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
摘    要: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原则和哲学基础是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时代任务。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原则,并具有本体论意蕴。按照马克思的感性原则,人与自然、人与人及社会是同一的一体关系,自然界不但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他人"是另一个"我",人是"类"存在物,人与人及社会互为表征、相互确证本质。马克思的感性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原则。建立在感性原则之上的实践思维是对传统理论思维的否定与超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思维与思想方法。因此,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和实践思维入手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把握其当代生成的现实逻辑。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感性观  类概念  类思维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