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村经济合同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引用本文:霍修锦 ,申建国 ,苑世林 ,李建昌.农村经济合同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1983(5).
作者姓名:霍修锦  申建国  苑世林  李建昌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首先抓住农业这一环,着重克服过去指导上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制定和实施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农村经济形势和农业面貌很快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法制的不断健全和经营管理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农村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层经济结构、多样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农民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且随着农村中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多种经营的蓬勃开展和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必然会提出新的各种联合经营的要求,出现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扬优势,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措施,形式多样的更加完善的合作经济。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作为农村各种经济活动法律形式的经济合同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的显示出来。下面,我们仅就农村经济合同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