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站在孩子社会看孩子——“人性善”养成的社会意义
引用本文:沙莲香.站在孩子社会看孩子——“人性善”养成的社会意义[J].当代青年研究,2008(6):1-5.
作者姓名:沙莲香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本文表达两个想法,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对于晚辈中以15-25岁为基础年龄段的两代人,要给予理解,还"自由"与"信任"于他们的"天性",这样反而有利于他们成熟,由此,我使用"孩子社会"概念,以示他们应当有自己的社会空间,而"人性善"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基础并伴随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另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社会以前对"人性善"命题有认知盲点,本文花费些微笔墨为"人本善"论证,表明"不忍人"之心和"不忍心"之政是孟子留下的文化资源,当代代传承.时值"汶川地震",我们体证了"人性善".1]

关 键 词:人性善  人性恶  可为  不可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