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尔基《母亲》的语言特色一瞥
引用本文:林树彫.高尔基《母亲》的语言特色一瞥[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作者姓名:林树彫
摘    要:《母亲》的创作是为了反映二十世纪开元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成长与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以教育和鼓舞劳动群众为推翻旧世界,创造新生活而斗争。要实现上述的创作意图,作品的语言结构就要适应最广泛的劳动群众的需要,即语言的运用上必须尽可能的简朴明快、生动形象。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应该“力求使语言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具有最大感召力”,《母亲》的创作本身,正是体现了他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本文试从下列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