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鲁克丽丝受辱记》的认知心理学阐释
引用本文:刘晓燕,江宁康.《鲁克丽丝受辱记》的认知心理学阐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姓名:刘晓燕  江宁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卓尔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更在于他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叙事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将人物的视觉思维作为切入点来表现当时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禁锢,具有丰富的认知心理学阐释空间。在当时语境下,视觉至上的心理模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对于事实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眼见为实;视觉与身份建构,特别是女性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以《鲁克丽丝受辱记》人物的视觉认知来阐释其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可以深入认知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关 键 词:《鲁克丽丝受辱记》  视觉认知  文化心理  人文主义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