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
引用本文:汪旭琴,沐金华.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J].学术交流,2007(7):169-171.
作者姓名:汪旭琴  沐金华
作者单位:1.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2.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摘    要:作为美国20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不仅延续了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作主题,强调家庭、宗教信仰、白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等概念,继承了南方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关注女性形象与生存体验的创作传统,更以其强烈的宗教现实关怀的情怀,探讨了人和人、人和神的关系,使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人文母题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界限。其中,作品对人类生存困境以及人性两面价值的透视,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人类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 键 词: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人学  人文情怀
文章编号:1000-8284(2007)06-0169-03
修稿时间:2007年3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