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为原则的“对性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隐含前提
引用本文:肖宁.作为原则的“对性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隐含前提[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7-33.
作者姓名:肖宁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对唯物史观决定论解释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对唯物史观决定论解释模式的研究”
摘    要:"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隐而不显的哲学前提和基础,这一原则的形成吸收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因素。马克思首先站在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基础上批判黑格尔"自我活动"的"非对象性",又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拯救被费尔巴哈忽略的"活动"原则,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同时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对象性活动",而是将"对象性活动"诉诸现实劳动,将劳动的实现诉诸"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进而将真正的劳动规定为占有了对象本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揭示了"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含义。

关 键 词:对象性活动  感性对象性  自我活动  劳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