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漂泊”与“安顿”——精神生活的个体化困境与公共性重塑
引用本文:袁雨宸.“漂泊”与“安顿”——精神生活的个体化困境与公共性重塑[J].社会科学战线,2023(4):265-269.
作者姓名:袁雨宸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ZJD0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大项目(SC21ZDZT003);
摘    要:个体的精神生活离不开时代精神的依托。健全的时代精神能够给予个人精神以“安顿”,反之,时代精神的危机亦会造成和加剧个人精神的“漂泊感”。当代的时代精神面临着“个体化困境”的侵扰,即精神生活中“普遍性”向度式微与“个体性”向度高涨。“个体化”是一个关系性、动态性与阶段性的概念,“个体化困境”源于资本逻辑对现代化进程的宰制,主要表现为公共性的失落、意义的虚无以及自由个性的缺失等文化症候。对于个体化困境的扬弃,重在对于公共性向度的重视与建设。这需要我们变革旧有的二元对立的实体性思维、自觉资本逻辑的局限、吸纳传统文化的滋养、积极投身公共性事业。

关 键 词:精神生活  个体化  公共性重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