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阐释学的语言陷阱与汉字思维——论“Ontologie”的词源学系谱及诠释学的署名权
引用本文:杨乃乔.文学阐释学的语言陷阱与汉字思维——论“Ontologie”的词源学系谱及诠释学的署名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6-53.
作者姓名:杨乃乔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中国学界把总括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之哲学思想的“ontologische Hermeneutik”翻译为“存在论诠释学”或“本体论诠释学”,其必然在汉语字面意义的阅读上构成误读的语言陷阱。事实上,西方诠释学源语理论被翻译为汉语译入语后,其中隐藏着多种不可通约的语言陷阱。在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上,拉丁文“Ontologia”是德意志学者路哈特于1597年至1606年之间“coined”(创制/杜撰)的一个崭新术语,其产生得相当晚。在印欧语系词源及其意义逻辑的追溯中,我们清理与分析“Ontologia”和“Metaphysica”的共同本质属性,是为了提示研究者们:海德格尔的诠释学在其解构与重构的形而上学的逻辑之间,存在着一脉通贯历史的概念结构及词源系谱,即诠释学与形而上学、存在论或本体论在学理的概念结构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前端是以巴门尼德的“Sein”为起始,后端是以海德格尔的“Dasein”为终结。我们通释这一词源系谱,更是为了拨开遮蔽于中国学界诠释学研究的误读性迷思。

关 键 词:“ontologische  Hermeneutik”  诠释学  语言陷阱  文学阐释学  公共性误读  诠释学的署名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