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唐律中的“亦如之”:立法语言的形成、特征与价值之一例
引用本文:刘晓林.唐律中的“亦如之”:立法语言的形成、特征与价值之一例[J].社会科学战线,2023(4):130-137+282.
作者姓名:刘晓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97);
摘    要:唐代之前正史文献、经典文献及其注疏中“亦如之”的含义与用法固定,表意核心在于“如之”,即不同主体、行为或事件,仍然适用之前列举的标准、规则。“亦如之”在传统刑律及其体系中围绕“正刑定罪”,在简化条文、避免重复、提高法典体系化程度,标示特定立法技术、辨别具体犯罪行为、确定相应量刑条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刑律中的技术性术语所蕴含的统治者控制司法裁判权的策略与意图亦不能忽视。中国古代律典体系中的“亦如之”及大量“字例”“字类”等技术性术语,都是伴随立法技术、法典结构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演进逐渐形成的,其“技术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依附性。一方面,技术性术语仅是“五刑之权衡,非五刑之正律”,律典体系的核心仍是“正律为体”;另一方面,律典体系中大量技术性术语虽然是“正律之用”,但相互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亦有“用中之体”“用中之用”甚至更加复杂的层级、效力关系。

关 键 词:《唐律疏议》  亦如之  正刑定罪  立法语言  立法技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