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德性幸福观的缺失
引用本文:陈红岩.孔子德性幸福观的缺失[J].天府新论,2009(Z1).
作者姓名:陈红岩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是对宗法制的继承和发展.建立"大同"社会是孔子的理想,他的言行目的只指向这一目标,加上春秋时家庭关系的演变,儒家对个体家庭并不看重.孔子的幸福观可以分为纯粹德幸福、抽象德性幸福和现实德性幸福三种.但这种德性幸福感是针对理想而言的,它连最起码的亲情都不看重,不足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关 键 词: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孔子德性幸福现  幸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