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
摘    要: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铸鎏金无量寿佛像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铜佛像近200尊,其中通高24公分的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铸鎏金无量寿佛像尤为珍贵,为了护养方便考虑,未将其放入陈列室。初识此尊佛像珍贵是1984春季的一天,阿坝州某寺活佛阿旺在老馆长李家瑞陪同下观赏库房藏族文物时,慧眼识珠,看到了这尊珍贵佛像,并初步鉴定,认为其是永乐年间御制。1995年5月,著名的民族学家宋兆麟先生来访,张建世馆长陪同观赏了这尊无量寿佛,并再次做了鉴定,确认其是大明永乐年间御制。数十年里,先后有过行界专家、藏传佛教界专业人士细看过,都认为是珍品。 关于此尊佛像的来历,笔者曾查阅过有关资料。1407年五世嘎玛巴法王,历经两年长途跋涉到南京弘扬佛法,并应永乐皇帝的邀请,为皇太后做超荐(超度)法事,皇帝和皇后也接受法王的灌顶。由此,明朝与乌斯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制定了对藏区多封众建的政策,互赠礼物也渐成惯例。永乐十七年(1419年),皇帝派遣官员杨英等往赐乌斯藏,这个使团由一百二十人组成,带去了许多尊贵礼物赠给大宝法王,其中可能包括了这尊无量寿佛。民国期间,刘文辉主政西康时,与藏传佛教界同样建立了友好关系,往来频繁,公私交往中互赠礼物是常事。而当时的藏区,依然延续着政教合一的制度,刘文辉作为西康省的最高长官,且又皈依了佛都,寺院高僧、土司、头人、守备们乐于投其所好,送其佛像、唐卡、法器、经书,这尊无量寿佛也可能在此过程中辗转到了刘文辉手里。主政西康省多年,刘文辉收藏了许多藏传佛教艺术品,为让其佛光永照,他于1940年春,请藏区最好的工匠和成都的著名木匠杨师傅,在玉沙公馆修造了佛龛、佛堂,依规供奉。 1951奶奶6月西南民族学院建院,院址最初设在刘文辉在成都玉沙街的公馆。在王维舟院址的指示下,佛堂里的全部文物受到特别保护,并成立了民族文物陈列室,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的初始即由此而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家瑞馆长将全部佛像放回库房,密不示人,从而使这些珍贵的小佛像得以珍藏至今。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