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善农民民生的基本制度设计:多中心理论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引用本文:解建立,任广浩.改善农民民生的基本制度设计:多中心理论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J].学术交流,2007(11):106-109.
作者姓名:解建立  任广浩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91
摘    要: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为全能政府,追求经济效率的政府过度关注的是私人物品,结果造成公共物品短缺,尤其是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能严重缺失。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是改善民生的保证,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必须打破政府单中心垄断性供给的局面,更多地用非政府力量来改进和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严重失衡,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意味着对农村而言,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面临着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依据农村公共物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一个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等参与者组成的多中心的合作网络,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环境,以确定各个供给主体的功能边界,实现责任对接。

关 键 词:多中心  公共物品  农村公共物品  主体
文章编号:1000-8284(2007)11-0106-04
修稿时间:2007年9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