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巴黎手稿》中的"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兼谈马克思哲学的话语言说方式
引用本文:唐正东.《巴黎手稿》中的"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兼谈马克思哲学的话语言说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1(8):5-10.
作者姓名:唐正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南京,210093
摘    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中的实践概念,事实上已经成了国内外学界解读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不少学者由此而构建起了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解读范式.本文指出,此时的马克思尽管试图运用实践概念来颠覆资产阶级的市民实践观念,但他实际上尚未理解后者由此产生的现实社会关系基础,也并没有从这种历史性的社会关系出发来建构对后者的批判,因此,他此时的"实践"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真正的马克思哲学并不是建构在这样的实践概念之上的.由此,本文还对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言说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实践  后市民  话语言说
文章编号:1001-8263(2001)8-0005-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