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良史"--兼评郭预衡《中国文学史》的"良史"观
引用本文:王发国,曾明.论"良史"--兼评郭预衡《中国文学史》的"良史"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1(6):145-148.
作者姓名:王发国  曾明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学院
摘    要:先秦"良史"可分为"直笔"、"博雅"两种类型,孔子修<春秋>,博雅有余而直、核不足.汉代司马迁则是"复合型"良史"的典型代表.唐代刘知几在汉人重学问、魏晋南北朝重才性的基础上提出"才、学、识"三长"的"良史"观.唐代以后,论"良史"者多在"三长"之上略作增益而已,如胡应麟的"三长"、"二善",章学诚的"才、学、识、德".近现代撰写文学史者多沿此发展,但他们都不及当代郭预衡<中国文学史>"才、学、识、胆"的提法新颖、准确、深刻、通俗.

关 键 词:良史        
文章编号:1000-4769(2001)06-0145-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