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基于武汉市农民工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的调查
引用本文:庄飞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基于武汉市农民工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96.
作者姓名:庄飞能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0ZD&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10- 04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文化治理的视角”(12YJC810037)。
摘    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组织运行有2种模式,一是"组织农民工";二是"农民工组织"。当前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即"组织农民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效"的外部性整合,但也存在诸多弊端。以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访谈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为例,剖析通过组织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总结了"工友之家"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中5个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组织找回农民工的归属感,增强群体内部凝聚力;通过组织提供参与平台,提高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积极性;通过组织整合农民工群体内部资源,扩大农民工群体的对外影响力;通过组织联系文化部门、企业、社区及农民工;通过组织填补农民工公共文化供给的错位和缺失。认为"农民工组织"模式是一种内生动力型长效机制,提出了"组织农民工"模式向"农民工组织"模式转型的必然性和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农民工  公共文化服务  农民工组织  均等化  社区服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