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异化”在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引用本文:何楠.“异化”在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意义[J].江海纵横,2007(5):45-47.
作者姓名:何楠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6级研究生
摘    要:异化(alienation):其英文本义是偏离主体性、相异性。大家都认为,异化应被理解为主体自身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象,而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从一定程度上它是指主体创造的客体而生产出的矛盾。中国哲学大家对“道”的提倡是用“道”影响人性,并往往偏离人性,在此的异化有积极推动更新人性的作用。黑格尔运用异化概念成就了他的哲学体系,“绝对理念”通过异化过程丰富、完善和发展了自我。在此时的异化已是丰富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异化体现在他对宗教本质的披露,宗教里的神实质就是人性的演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既指矛盾对立关系,又指先验本质的外化。

关 键 词:“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积极意义  哲学发展  异化概念  宗教本质  活动过程  主体创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