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集体记忆的改写和重构——“十七年”革命回忆录写作的文学生产策略
引用本文:潘盛.集体记忆的改写和重构——“十七年”革命回忆录写作的文学生产策略[J].南都学坛,2008,28(5):52-56.
作者姓名:潘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十七年"是一个文学"一体化"的时代,革命回忆录作为一种"一体化"特征极其明显的文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写作者身份的真实和叙述手段的虚构。这两个特点在文学生产过程中策略性地结合,起到了改写和重构集体记忆的作用。从"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代表性文本以及生产过程可以看出,革命回忆录的书写与生产是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出现了作为精神符号的"榜样"与"典型",出现了集体作者及读者与作者的合谋。这种特殊的写作模式对"十七年"公共记忆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是:以多方位的集体叙事强化记忆,创立一种群体性的文艺生产方式,在新的政治一体化语境中建构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体——人民大众。

关 键 词:革命回忆录  改写  公共记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