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17——1927:个人本位主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震荡
引用本文:张永胜.1917——1927:个人本位主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震荡[J].中州学刊,1993(1).
作者姓名:张永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摘    要:所谓个人本位主义就是个人主义。它对20世纪初痛苦麻木的中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重新审视自我的存在,恢复人的本来面目,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胡适发表于1918年6月《新青年》4卷6号即“易卜生专号”上的《易卜生主义》是其时第一篇比较全面的介绍解释个人主义的文章。他借易卜生的话说: 他(易卜生)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达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他有一封信给他的朋友白兰戴说道: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象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尺牍》第八四) 胡适后来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提到《易卜生主义》这篇文章时,又画龙点睛地概括了“易卜生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