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建国后乡村题材作品的非乡土化特征
引用本文:王文胜.论建国后乡村题材作品的非乡土化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6(1):170-174.
作者姓名:王文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创作虽是以乡村生活为主导题材,却因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而呈现出非乡土化的特征,暴露了乡土文学写作的窘境。从《三里湾》到《创业史》再到《山乡巨变》、《艳阳天》,“十七年”乡村题材的作品越来越走向对当时农村现实生活的疏离,甚至都不能够客观地描写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真实的社会环境,不能够客观地反映农民在这场运动中的遭遇。

关 键 词:"十七年"  乡土文学  非乡土化  政治社会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