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引用本文: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46-150.
作者姓名:贾国静  王凤青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清代河政体制研究”(11CZS020),项目负责人:贾国静;中国博士后基金第47批面上资助项目“天变人争——清咸丰五年黄河铜瓦厢改道研究”(20100471515),项目负责人:贾国静;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清代河政体制研究”(2010GN008),项目负责人:贾国静
摘    要:在军政祸乱频兴的政治环境下,铜瓦厢改道成为清代黄河治理的关键转折点,黄河由清初建国方略所确定的国家工程转变为地方事务。先是地方官绅百姓为自救计在新河道两岸修筑卑矮小埝,继而地方督抚尤其是山东巡抚在屡次向清廷推脱未果情形下勉强修筑起差强人意的大堤,事实上将原河督的治河职责无奈地承担下来。庚子事变后,东河河督被裁,所辖河段仿照山东成案改归河南巡抚负责,黄河治理彻底地方化。然地方治河实践步履维艰,问题重重。这一切折射出清代统治基础之败落。

关 键 词:晚清  铜瓦厢改道  新河道治理  地方督抚  地方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