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信息网络犯罪的适用——以《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为例
引用本文:陈结淼,董杰.论信息网络犯罪的适用——以《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8-93.
作者姓名:陈结淼  董杰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法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法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刑法修正案(九)》针对信息网络新增设了3个罪名,信息网络犯罪相比较普通的犯罪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网络 “虚拟空间”成为犯罪的对象。第286条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限定为网络服务提供商(ISP)。 “拒不履行和拒不改正”应当要求有严重情节;第287条之一规定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实行行为是预备型实行行为,不是帮助型实行行为;第287条之二中的 “明知”不需要以行为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为条件,具有独立性。“帮助”行为是有限的帮助犯的正犯化;虽然是新增设的罪名,新增 “三罪”的溯及力并非一律不可适用。

关 键 词:信息网络犯罪  网络服务提供者  预备行为  帮助行为  溯及力
收稿时间:2016/11/8 0:00:00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rime
CHEN Jie-miao and DONG Jie.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rime[J].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7(1):88-93.
Authors:CHEN Jie-miao and DONG Jie
Institution: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China and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
Keywords:information network crim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preparatory behavior  helping behavior  retroactivity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